“飞机租赁多久回本”,这问题问出来,很多人心里都有个大概的数字,觉得飞机嘛,大件,能挣钱,很快吧?其实不然,这账不是这么算的,或者说,算出来的数字,不同情况差得远着呢。这事儿,我从业十来年,接触了各种型号的飞机,各种租赁模式,有时候看着客户那边回本的进度,心里真是五味杂陈。
很多人觉得,飞机买来一个亿,每年能租出去八千万,那不就一年多就能回本了?这想法过于理想化了,甚至是有些天真。首先,一个亿只是飞机本身的购置成本,你还得考虑,为了让这飞机能顺利租出去,前期的投入。比如,改装,有些客户对内部布局、座椅配置、甚至娱乐系统都有特殊要求,这得花钱。还有,飞机本身得经过适航审定,这个过程本身就要投入人力物力,甚至要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做,这都是成本。
再说了,飞机租赁出去,也不是说就万事大吉了。合同细节,保险、维护、甚至是停场费用,这些都是持续性的支出。你以为租出去就躺着收钱?别忘了,飞机是损耗品,就算客户在用,但按照适航要求,定期的检查、大修,这些该做的,还是得有人负责,谁来承担这个责任,在合同里就得说清楚。如果责任划分不清,或者客户那边出了什么状况,那你的回本周期,可能就得往后延了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很多时候,我们并不是直接把飞机卖给终端客户,而是通过一些金融结构化的产品来实现。比如,我们可能先buy飞机,然后进行融资租赁,再转租给航空公司或者私人客户。这个过程中,涉及的金融成本、贷款利率、还有可能产生的税费,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回本速度。所以,这中间的环节越多,账就越复杂,简单的一个除法,根本解释不清楚。
话说回来,飞机租赁本身也有很多模式,不同的模式,回本的时间线那是完全不一样。拿最常见的“湿租”和“干租”来说。湿租,就是飞机连同机组人员(飞行员、乘务员等)一起租出去。这种模式,对我们租赁方来说,运营成本会高一些,因为我们要负责人员的工资、培训、食宿等等。但优势在于,客户省事,直接就能飞,所以租金会相对高一些,回本周期相对会短一些。
而干租,就是单纯把飞机租出去,客户自己找机组。这种模式,我们的运营成本就低了,但相应的,租金收入也会少一些。而且,客户自己运营,风险也相对大一些,万一他们运营不善,或者对飞机维护不到位,我们作为飞机所有者,也可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。所以,干租的回本周期,一般来说会比湿租长一些,除非客户那边运营得特别好,或者他们本来就有自己的成熟的机组资源。
除了这两种,还有更细分的,比如“月租”、“年租”,甚至是包机服务。包机服务,虽然看似单次收入高,但往往是短期的,而且客户需求不稳定,这对稳定现金流,以及计算回本周期,都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。我见过一些客户,一开始对包机服务需求很旺盛,但过个一年半载,市场风向一变,或者客户自身的业务调整,需求就没了,那之前投入的设备,可能就得闲置一段时间,这回本计划就彻底打乱了。
有时候,飞机租赁的回本速度,不仅仅是账面上的数字,还跟承租方的能力和心态有关。像一些经营稳健、有良好航空背景的航空公司,他们对飞机的利用率很高,维护也到位,这样我们租赁方的飞机就能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,现金流也相对稳定,回本的速度自然就快。我记得有个案例,我们租给一家新兴航空公司的一架支线飞机,他们一开始运营得有声有色,我们这边三年就基本收回了大部分成本。
但有些客户,可能资金链比较紧张,或者运营经验不足,对飞机的维护保养不够重视,甚至偶尔会出现拖欠租金的情况。这时候,我们租赁方就得花很多精力去沟通、去催缴,甚至采取法律手段。这些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成本,都会直接挤占我们的回本周期。更糟糕的是,如果飞机因为维护不当而出现严重的适航问题,那修复成本可能比租金收入还要高,那时候,回本就更无从谈起了。
做飞机租赁这行,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。不然,别谈什么回本,亏损的可能性都很大。我们通常会有一个非常详细的风控模型,评估承租方的信用等级、财务状况、运营能力,以及整个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。一旦发现有任何潜在的风险点,比如承租方某个季度业绩下滑,或者市场出现新的政策变动,我们都会及时做出调整,比如提高租金,或者收紧对这部分业务的投入。
我刚入行的时候,有一次接手了一个项目,客户是某个新兴的旅游公司,看中了我们一架公务机,说是要用于高端旅游包机。当时我们考察了一下,觉得公司规模还可以,前景也不错,就签了合同。结果,不到一年,他们公司因为管理不善,加上市场竞争激烈,资金链断裂了,飞机停在机场,租金也拿不到,最后我们不得不采取法律措施,收回飞机,但中间的折损和时间成本,已经让我们这个项目基本没赚到钱,更别提回本了。
拿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来说吧。一架中型客机,比如空客A320,全新的大概七八千万美元。我们buy,然后根据市场情况,选择干租给国内一家航空公司,租期五年,年租金大概是飞机价格的10%-12%。刨除购置成本,再加上一些前期的改装、保险、以及飞机每年大修的费用,大概七八年左右,在比较顺利的情况下,是可以基本收回购置成本的。但这只是个粗略的估算。
如果在租期结束时,这家航空公司因为经营良好,想继续租用,而且愿意支付更高的租金,或者我们能找到新的客户,以一个相对不错价格继续出租,那么,这架飞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,带来的总收益,可能远超初始的购置成本。但如果遇到市场低迷,航空公司大量裁减机队,或者有新的、更省油的机型出现,导致我们手中的飞机吸引力下降,租金价格也上不去,那回本周期可能就会拉长到十年以上,甚至更久。
所以,当有人再问“飞机租赁多久回本”时,我的回答通常是:看情况。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。回本周期是一个动态的、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变量。它取决于飞机本身的型号、市场价格、租赁模式、承租方的运营能力、以及整体的宏观经济环境。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,能做到在五年内收回大部分成本,已经算是不错的了。但真正意义上的“回本”,还得考虑到飞机整个生命周期的收益。最重要的,还是要有稳健的风险管理和灵活的应对策略,才能在这个行业里,走得更远,赚到钱。
```