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“主图指标”,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可能就是那几张图片——商品的核心卖点,最直接的视觉展示。但要是真问“什么是主图指标”,很多人可能就有点模糊了,只知道它很重要,但具体衡量什么、怎么看,就不好细说了。说实话,刚入行的时候,我也犯过类似的错,以为把图P得好看就行,忽略了背后那些用数字说话的“主图指标”。
在我看来,什么是主图指标,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,而是连接消费者视觉感受和最终buy行为的桥梁。你想想,现在大家购物,尤其是线上,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?就是那几张主图。它们的好坏,直接决定了用户会不会点进来,会不会继续往下看。所以,那些关于主图的“指标”,实际上就是我们用来量化主图效果,从而优化转化率的一系列数据衡量。”
举个例子,像点击率,这是最基础的。一张图够不够吸引人,能不能在一堆同类商品里脱颖而出,点进来的人数就是最直接的答案。再比如停留时长,用户点进来后,如果主图传递的信息不准确,或者跟详情页描述有很大出入,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,直接跳走。这种情况,即便点击率再高,转化率也上不去。
更进一步说,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指标,比如用户对主图的反馈,虽然不是直接量化“图”本身,但也能间接反映主图是否精准传达了商品价值。这东西,说起来简单,但要真的去做,里面的门道可多了。
那具体来说,什么是主图指标里最核心的几个呢?我总结了几个,都是实操中经常会去看的。
首先是点击率(CTR)。这个不用多说,是衡量主图吸引力的第一关。如果点击率低,那基本就说明主图在众多SKU里不够突出,没能勾起用户的浏览欲望。这可能跟图片质量、构图、甚至主图上文字的表述有关。
接着是转化率(CR)。这是终极目标。用户点进来了,但是否因为主图所展示的特点而下单,这个就是转化率在说话。主图有没有清晰地展示产品的核心卖点、使用场景,是不是给用户种草了,这一系列判断,都会反映在转化率上。
然后是停留时长和跳失率。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。用户看了主图,点进来了,如果他很快就退出,或者在页面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短,那大概率是主图传递的信息和用户预期的不符,甚至误导了用户。这时候,我们就要反思,主图是不是不够真实,或者说,它承诺了用户没法在详情页里得到的东西。
还有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,是用户对主图的“加购率”和“收藏率”。虽然不是直接的buy,但这些行为表明了用户对产品的潜在兴趣。如果用户看到主图很喜欢,但因为某些原因(比如价格、尺码等),暂时没下单,他们很可能会先收藏或者加入购物车。这些数据,也能侧面反映主图的吸引力。
知道了什么是主图指标,更重要的是怎么通过这些指标去优化。这绝对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很少有人能一次就把主图做到最好。
我的经验是,先从点击率入手。如果点击率不高,我会先做A/B测试,尝试不同的构图、不同的主推卖点、不同的背景色,甚至尝试不同风格的模特(如果适用)。很多时候,一个小小的改动,比如把主推卖点放在更醒目的位置,或者换一个更具吸引力的背景,都能带来点击率的明显提升。
然后是转化率。如果点击率尚可,但转化率低,我就会仔细审视主图和详情页之间的匹配度。有没有过度P图,有没有承诺了而产品本身不具备的优点。这时候,我可能会调整主图,让它更真实地反映产品,或者优化详情页,让它更清晰地解答用户可能产生的疑问。有时候,我会让客服团队提供一些用户咨询的高频问题,然后尝试把这些问题的答案,用更直观的方式体现在主图上,比如用小字标注关键参数,或者展示产品的独特工艺。
当然,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。我记得有一次,为了提升点击率,我们尝试了一个非常夸张的视觉风格,用了非常鲜艳的颜色和动态的元素。结果点击率是飙升了,但是转化率却一落千丈,而且跳失率也非常高。后来复盘才发现,这种过于“吸睛”但脱离产品实际的图片,虽然能吸引点击,却严重透支了用户的信任,导致用户进来后发现货不对板,立刻就走了。那次之后,我更加坚信,真实和精准,永远是主图优化的基石。
其实,什么是主图指标,更深层次的理解是,它在帮我们解读用户的行为。每一个点击,每一次停留,每一次加购,都是用户在与我们的商品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。
比如说,我们发现某一类主图特别受某个年龄段用户的欢迎,或者某个地区的用户对某种风格的主图反应更积极,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洞察。这不仅仅是告诉我们“这张图好”,更是告诉我们“这类用户喜欢什么”。有了这些信息,我们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设计下一轮的主图,甚至去调整我们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。
我经常会花时间去研究那些表现优异的竞品,看看他们的主图是怎么做的,他们的指标又是怎么样的。这并不是要完全模仿,而是从中学习他们是如何抓住用户眼球,又是如何与用户建立信任的。有时候,一个不经意的细节,比如图片的光影处理,或者模特表情的微调,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我们也不能把什么是主图指标看得太狭隘,好像只看那几个数据就行了。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主图的效果。
比如,在电商平台,用户会看到各种组合信息,包括价格、促销信息、用户评价等等。我们的主图,需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里,依然能够脱颖而出,并且准确传达商品的核心价值。这意味着,主图的设计不能仅仅考虑图片本身的吸引力,还要考虑它与其他信息的协同作用。
我个人比较看重用户评价里关于“实物与图片是否相符”的反馈。一旦这方面出现负面评价,即使其他指标再好,我也觉得主图做得不够到位。因为这涉及到诚信问题,一旦诚信出了问题,再好的主图也救不回来。
此外,对于某些品类,比如服装、家居用品,主图展示的“场景感”和“使用感”也非常重要。一张好的主图,不仅仅是展示产品本身,更是展示使用这个产品后的生活状态,或者解决用户某个痛点的场景。这些“软性”的指标,虽然很难用数字直接量化,但却是影响用户buy决策的关键。
所以,总结来说,什么是主图指标,它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优化的过程,需要我们既关注那些显性的数据,也要留心那些隐藏在用户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把主图变成我们营销的利器。